再说了,看着架势搞不好还要打仗,算了算了,太危险,免得赔了夫人又折兵。>
倒是有几个翰林嚷嚷着要提携玉龙为君死,为大明争回脸面,主动请缨。>
只是可惜,当时就否了,开玩笑,靠你耍嘴皮子就真的要完蛋了。>
于是,品级够的不愿意去,愿意去的品级不够,也没有能力。>
王越,十分幸运的得到了朝廷上上下下的大力推荐,弘治皇帝也顺水推舟,诏来王越奏对。>
王越倒是很干脆,陛下让臣干嘛臣就干嘛。>
王越干脆利落的表态得到了一致的朝廷喝彩,弘治皇帝也很高兴,当即下旨,三边总制王越改任辽东巡抚,加左都御史衔,特赏白银千两,不日赴任。>
与王越同行的,还有平江伯陈锐,挂靖虏将军印,充辽东总兵官。>
如此大的消息,朱厚照得知以后,并未在意,只是感慨,看来自己老爹对宦官和这些高级军官还是格外开恩,宽厚有些过了。>
朱厚照现在倒是惦记着何鼎交代的事,到底办的如何了?也不知道那土豆是不是适应辽东,长势如何,能不能达到高产的标准。>
这件事在朝堂上只能是算作一件小插曲,几年一度的春闱即将来临,成为了人们万众瞩目的焦点。>
朝廷命太子少保,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、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敏政为会试正副考试官。>
消息一出,二人的文章诗集一时间水涨船高,造人疯抢,颇有洛阳纸贵之势。>
一时间,各地学子,同窗之间,见面的礼物都是二人文选,有些路远的没能买到,得了一本,千恩万谢。>
不为其他,所有的举人们都想从二人的著作中看出文章喜好,到时候好投其所好博得个好名次。>
有些家中有关系的,已是打听清楚了这位阁老,知道出题平素喜欢偏,怪,不由得叫苦不迭。>
其实这还真的怪不上李东阳,程敏政,这科举到现在都九百年了,之前还好,从儒家经典中截取,还能四平八稳,到现在,可不是东截一点,西凑一点,出的可不都是怪题。>
作为全民狂欢的运动,朝廷里也都关注着此事,关于呼声最高的会元人选,莫过于南直隶的苏州府举人唐寅。>
这位唐寅,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唐伯虎,如今更是风头无二,应天府的解元,南方士子的佼佼者,更是会元,状元的热门人选。>
更是有人私下说,弄不好弘治十二年,要出一次大三元,三元及第啊。>
只有朱厚照知道,现在笑得这般高兴,到时候有你哭的。>
这或许就是唐寅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候了,接下来,他的整个人生都是悲剧啊,最后落魄致死。>
关于这项全民追捧的运动,朱厚照并没有太在乎,他现在倒是一心一意的在西山搞起了邮局。>
要说驿站,老早以前就有了,可要说民间通邮,这可是闻所未闻的。>
驿站这玩意儿,为的是传递紧急情况,接待的一般也只有官员。>
要说最出名的,就是一百来年后有个叫李弘基的驿卒,后来失了业,改了名,叫李自成,送走了自己的老东家大明朝。>
至于民间书信,大都是托着同乡所带,时间不确定,能不能到不确定,就这,还是随机的。>
所以啊,这才有了家书抵万金啊。>
朱厚照在西山登记时,相当于重新将黄册造册,如此一来,对西山的掌握就更深了一步。>
大部分都是河南人,况且州县比较集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