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:“还有什么东西需要运输的吗?”
陈景恪说道:“公家没有,私人可以啊。”
见两人依然疑惑,他就进一步解释道:
“比如信件,现在官吏传递信件可以委托驿站捎带,普通人只能靠商人或者乡邻传递。”
“时效性没有保证,能不能送到也同样无法保证。”
“家书抵万金,很大一个原因,就是因为没有固定可靠的送信渠道。”
“我们的报纸别管时效性如何,至少要送到全国每一个县的。”
“在送报纸的时候,顺便帮人送送信,送一些小件的包裹,完全是可以的。”
“对于百姓来说,有了一个稳定的送信渠道,对于我们来说分摊了成本。”
“到时候再加上报纸的利润,足够我们维持一条运输渠道了。”
两人越听眼睛就越亮,方孝孺最先忍不住拍案叫好:
“景恪的这个想法实在太妙了,我在朝鲜王国待过很长时间,对这一点体会更深。”
“就算是通过驿站送信,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。”
“普通人的信件,一两年能送到都算不错了。”
“朝廷将朝鲜王国的半数人口前往内陆,又从内陆迁徙了数十万人过去。”
“这些人在两地都有亲人,对书信往来需求很迫切。”
解缙也附和道:“辽东也有这种情况……”
“现在朝廷允许人口在一定范围内流动,又大刀阔斧的调整人口布局。”
“很多亲人远隔山海,只能靠书信传递消息。”
“民间书信传递的频率越来越高,却都苦于没有可靠的送信渠道。”
“我们主动承揽这个任务,不但能帮百姓解决燃眉之急,还能赚取不菲的报酬。”
“陈伴读此举真大善也。”
比起方孝孺,解缙更多了一层震撼与敬佩。
以往他只知道陈景恪眼光高远,是大明国策的真正制定人。
但因为职务太低,没有资格接触核心层面的事情,并没有亲自见过。
所以,尽管并不怀疑此事的真假,却也很好奇,他到底是怎么做的。
今天终于亲自感受到了。
一个周报,让朝廷多了一个面向天下人的口舌。
为了运送报纸,又搞起了一条全新的,遍布全国的运输体系。
关键是,这条运输体系,恰到好处的解决了民间迫切需求。
‘恰到好处’,难就难在这里了。
解缙敢保证,现在朝廷应该没有几个人意识到,因为人口流动的关系,民间对书信传递的需求越来越迫切。
就算有人意识到了,也不会放在心上。
对他们来说,百姓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,想寄信就找人捎带呗。
早几天迟几天也无所谓。
甚至会有人觉得,不让百姓互相传递消息是一件好事。
百姓互相传递消息,不利于统治啊。
自古以来统治者一直都在使用这种方式。
陈景恪身在中枢,还要研究学问,却依然能及时了解天下的变化。
并‘恰到好处’的提出解决办法。
如果专门组建一条运输体系,帮百姓解决这个需求,肯定会遭到百官反对。
单独为了报纸运输,组建一条运输体系,百官同样不会同意。
可两则结合,为了运输报纸组建运输体系,给百姓送信解决成本问题。
虽然百官依然会反对,但以陈景恪在大明朝廷的地位,是必然能通过的。
想通了这一切,解缙看向陈景恪的目光里,充满了敬佩和高山仰止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