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治皇帝步步紧逼。>
“知道。>
可是父皇,如今与洪武年间不同了,当初海禁是有当初的道理,可现在,难道海禁真的适合吗?>
至于祖训,父皇现在说的,将来过个百年,那也是祖训。>
有朝一日,儿臣也要做祖宗的,那儿臣现在说什么也会变成祖训的。>
难道儿臣现在说的,百年以后,也能为后世的皇帝解决?>
父皇,儿臣觉得,祖训这东西,是老祖宗为了帮着咱们这些子孙的,不是来难为咱们的啊。”>
太庙里只有父子两人,朱厚照倒也是说了不少心底里的话。>
不知过了多久,背对着朱厚照的弘治皇帝看着牌位,一直都没有做声。>
“海外,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?你要知道,一旦开始了,不是随随便便能停下来的。”>
朱厚照心里一咯噔,不可思议的抬起头。>
弘治皇帝这话说的没错,一旦要重新下西洋,这个工程,花费之大,耗费人力至多,绝不会比永乐年间要少啊。>
朱厚照咬咬牙,“儿臣保证,对我大明利大于弊。>
父皇就是现在不开,等日后儿臣登基,开海必定要提上日程。”>
“你知道朕今日为何不说这件事吗?”>
这也是朱厚照一直嘀咕的地方,按理说有了土豆,大可以顺势把开海的政策给拿出来。>
他就不信,这都是上升到了盛世的太态度了,难道还有人敢反对?>
要知道,这可和当初永乐时期宣扬大明国威不一样,这是造福苍生的好事啊。>
“你要知道,咱们大明是海禁,可这不代表,和海外那些商人没什么交道。>
朕还听说,海商在江南,家大业大,根基深厚,他们的家业怎么来的,朕心里和个明镜一样。>
还有,这江南倭患一日比一日严重了,难道我大明在江南数百个卫所,几十万的人马,还剿灭不了区区千人倭寇?>
没有人带着,难道他们就真的敢深入数十里,杀我大明百姓?>
你想想看,这满朝文武有多少都是江南人士,开海,就是要从他们嘴里撕下肉来,谈何容易。>
这件事,急不得啊,厚照,日后,你做了皇帝也要记得,有的时候,一件事,不是皇帝想要做,就做的成的。”>
朱厚照被震撼了,原来,自己老子,什么都知道啊。>
就是太明白,才不敢头脑一热就干起来了。>
改革,是要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的。>
百官,恐怕有不少都知道海外的好处。>
那些真正激烈反对的人,恰恰就是知道海贸的好处油水。>
然而这些人,恰恰是在大明最不敢乱起来的地方,江南。>
怪不得弘治皇帝会举步维艰,不敢轻言决断。>
本章已完成!